智能制造學院現有機電一體化技術、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、智能控制技術與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四個專業。依托湖北現代制造職業教育集團,學院正積極建設湖北裝備制造職教品牌。學院擁有一支來自教學和產業一線的智能制造育人的團隊,懷抱“勇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探索者,敢為教學改革實踐探索的開路人”的理想,精準定位中國智能制造產業,傾盡全身心打造“中國制造2025”高素質人才。
學院的教學理念是:以就業為導向,以受教育者全面發展為教育目標,以新技術應用和創新能力培養為特色,以實踐能力及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為主線,以實訓實操為抓手,努力培養出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。
學院“以人為本,人盡其才”教育思想精髓,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提供差異化專業導入方式,在更關注學生健康成長、素質培養、正確價值觀諸多方面,努力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。探索人才全方面成長的新模式,實現“分層分類定目標,因材施教定過程”的特色教育。學院目前有4大專業,工業機器人技術、智能控制技術、汽車維修與檢測、機電一體化技術(工程應用方向及產品數字化設計制造方向),學校將以智能制造學院為人才模式創新培養試點,針對情商高、感性領悟能力強、愛好繪畫設計的學生,開設“產品數字化設計制造專業方向”。教學組織輕理論、重工程養成素質和技能培養。實施“繪畫設計為主線,工匠培養為抓手”、“產品結構設計為重點、設計平臺應用為先導”以及“產品逆向設計為切合點,還原企業設計應用場景為關鍵”一系列創新人才培養方略,打造勝任非標機電品、日用品、工藝品的結構設計師。在機器人、機電、汽車新技術方向中,“項目驅動、邊做邊學”,以“避繁就簡”理論知識服務于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模式,使輸在起跑線上的學生仍然在機電工程的應用領域中成人成才。
學院構建了機械、電子、自動控制,智能制造四大實訓中心,15個實訓室,實習實訓設備總投資達1000萬以上,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,學院現有教師16人,其中有教授以上高級職稱的3人,講師工程師6人,7名年輕教師全部具有碩士以上的學歷;學院已構建老中青結合朝氣蓬勃的教師團隊。
【重點建設專業】
機電一體化技術(產品數字化設計方向)
培養目標:培養學生掌握新技術、新的設計方式,具備機械結構設計能力及優秀的新產品創新和手繪表現能力;并具有一定的設計管理能力,營銷品牌、策劃設計流程能力,熟悉材料及工藝結構知識,成為延伸產品內質的深化設計以勝任機械結構設計工作的設計人才。
培養模式:項目驅動、工學結合,構建精準定位的能力培養課程體系,配合企業化工作室、專業協會等教學組織打造設計能力培養工程。實現理論與工程應用一體化、知識與技能一體化;教學組織上,講授與啟發一體化、理論研討與工程實踐一體化、示范教學與實訓一體化。
主干課程:機械制圖、機械設計基礎、電工技術基礎、PLC應用、傳感器應用、AutoCAD設計應用、Pro/E設計應用、逆向設計一體化等。
就業方向:從事小型機電產品設計、日用品設計、非標設計工作;參與營銷品牌、產品設計策劃、推廣及運行管理和非標設計項目管理工作。
合作企業:深圳基準工業設計公司、華工正源、武漢銳科激光、武漢昱升光器件公司、蔚來汽車、武漢龍旗智能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、博眾精工自動化、蘇州雄華自動化等。
【華工正源訂單班】
機電一體化技術(工程應用方向)
培養目標:培養具備自動生產線及單臺機電設備操作、調試、安裝、故障分析和維修能力,能應用最新機電技術并從事工程實際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。
培養模式:以機械學和電子學為基礎,以現代控制、先進制造為支撐,以智能制造為應用場景,依托與企業(上市公司敏實汽車配件制造公司等)深度融合平臺,形成課堂與車間、實訓與工廠的產學用一體人才培養模式。
主干課程:機械制圖、機械基礎、電工電子技術基礎、液壓與氣動、單片機及應用、電機與控制應用、PLC應用、傳感器應用、數控加工與編程、現代電氣控制系統裝調等。
就業方向: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、制造、營銷及管理等工作;機電設備的安裝與使用、故障分析和維修CAD/CAM軟件應用等工作以及自動化生產線的安裝、調試與維護。
合作企業:華工正源、武漢新芯、杰士德、蔚來汽車、蘇州雄華自動化、博眾精工自動化、浙江愛旭、寧德時代、浙江晶科、TCL武漢基地、浙江彩易達、深圳世宗自動化、三一重工等。
【校級特色專業】
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(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立項重點專業)
培養目標:培養掌握機械、電氣、自動控制技能、具備自動化設備(含工業機器人)的運行維護、編程調試、安裝維修、銷售客服等工作能力,并具備柔性自動化生產線(含工業機器人站)系統設計及扎實基礎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。
培養模式:以機械學和電子學為基礎,以現代控制、先進制造為支撐,以智能制造為應用場景,依托與企業(武漢海默機器人有限公司、上市公司敏實汽車配件制造集團等)深度融合,形成課堂與車間、實訓與工廠產學用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。
主干課程:工業機器人技術、機器人操作與編程、機器人電氣控制與PLC、機器人系統集成、協作機器人項目實訓、機器人視覺技術與應用、CAD/CAM1200技術與應用等。
就業方向:從事工業機器人工作站安裝與調試、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、機器人運行與維護、智能生產線控制與調試、機器人銷售等工作。
合作企業: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、武漢新芯、蘇州雄華自動化、博眾精工自動化、浙江愛旭、寧德時代、浙江晶科、深圳世宗自動化、華工正源等。
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(汽車新技術方向)
培養目標:面向新能源汽車售后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崗位具有生產、安裝、維修和調試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的能力;具有新能源汽車整車傳動的維護能力、具有自動駕駛汽車維護能力;具有業務管理能力和班組管理能力,能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件部件的生產、安裝、調試、維護工作,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。
培養模式:工學結合、創新育人,與合作企業采用訂單班的方式,通過廠中校、店中校加強職業技能實訓,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及自動駕駛技術知識扎實,對應專項工作崗位職業技能嫻熟,學以致用的汽車工程新技術應用型人才
主干課程:發動機構造及維修、汽車底盤構造及維修、汽車電器系統檢修、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器、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、傳感器應用、汽車自動駕駛技術。
就業方向:從事新能源汽車機電傳動及控制設備生產、安裝、調試;新能源汽車的運行和維護;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及售后服務;自動駕駛汽車的推廣應用及售后服務。
合作企業:蔚來汽車、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、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、豐田汽車公司、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、蘇州一番車道等。
智能控制技術
培養目標:本專業培養德、智、體、美全面發展,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,掌握現代電子技術、單片機與接口技術、虛擬儀器技術、傳感及測控技術、電氣控制技術、PLC 應用技術等基本知識,具備智能控制系統安裝、調試、維護和技術服務等能力,從事智能產品及系統的生產、維護、營銷、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。
培養模式:以服務區域發展和服務學生發展為原則,按照“工作過程系統化”的思想系統設計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,深化“工學結合”的人才培養模式。依托智能控制技術實訓基地,培養出智能控制技術工藝職業方向的技能管理人才。產教融合、工學同步,以技能為導向重點培養實際操作能力,將學員培養成行業內認可的專業技術管理人才。
主干課程:電工電子技術基礎、機器視覺應用、工業大數據應用、傳感器技術應用、接口技術應用、PLC可編程控制器應用、智能控制系統應用、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、現代電氣控制系統裝調。
就業方向:面向智能終端、智能機電產品與智能機器人應用、從事智能設備的安裝、調試、維護、銷售、經營管理及自動化生產線運維等工作。
合作企業:武漢銳科激光、武漢網電盈科、蘇州羅技、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、蘇州雄華自動化、博眾精工自動化、浙江愛旭、寧德時代、浙江晶科、深圳世宗自動化、杰士德等。